-
小鼠肝炎病毒MHV的核酸PCR检测和ELISA抗体检测方案比较
发布时间: 2025-11-27 点击次数: 49次小鼠肝炎病毒MHV临床特点
小鼠肝炎病毒(MHV)属于冠状病毒,呈圆形或者多形态,表面带有囊膜与花瓣状纤突。MHV病毒是单股正链RNA,且为线性不分段。它的病毒粒子呈多形态或圆形,它的直径一般为80~160nm。
小鼠感染后表现为肝炎、脑炎和肠炎,不同小鼠的症状与感染的MHV毒株相关。群体内的传染源是感染小鼠的粪便和垫料。一般情况下,大部分带毒小鼠为隐性感染,但是在某些环境的刺激下会暴发疾病。感染后病毒仍存活,当小鼠免疫力下降时,潜伏感染可被激活,引发临床症状甚至死亡,并可能在群体内爆发流行。
小鼠肝炎病毒(MHV)是小鼠常见疾病,传染性强,分布范围广。如果在动物实验中使用感染了小鼠肝炎病毒的小鼠,或者在实验过程中感染了病毒,不仅会造成大规模传播,还会对动物实验的整个过程产生影响,并对同一环境中的活生物体构成一定威胁。
小鼠肝炎病毒分类
MHV呈根据MHV特性的不同,可将MHV分为两类:呼吸毒株和肠毒株。多数的研究结果都是通过呼吸毒株的MHV得到的,尤其关于MHV-JHM、MHV-A59株的研究较多。感染MHV后小鼠会有肠炎和肝炎的临床表现。传染源头一般是带毒小鼠的粪便和垫料,MHV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,这导致不带母源抗体的乳鼠感染易发病和死亡。
小鼠肝炎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
研究人员发现,小鼠人工感染 MHV 后,病毒阳性和抗体出现在不同的时间段内,病毒感染后 2 d 内就可以在肺脏中检测出阳性病毒,随后在其他组织中也可以检测到,病毒2周 后开始降低。抗体(IgG) 在 5~7 d 内明显升高, 随后阳性率明显上升,3 周就可达到高峰,4周之后才开始缓慢下降,但是抗体可以在体内存在很长时间,所以抗体检测可以了解既往史。
常规样本的MHV检测方法,多采取血清学方法。除此之外,RT-PCR是用于检测MHV感染的常用的方法。
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(ELISA)、间接免疫荧光抗体实验(IFA)和免疫酶实验(IEA),血清学检测方法多用ELISA检测法。酶联免疫吸附法应用已经非常成熟,通常使用能检测多种MHV毒株抗体的混合抗原,“高通量,适合大批量样本筛查;然而,它的缺点是无法区分当前感染还是既往感染,也不能用作诊断免疫缺陷小鼠(无法产生抗体)和病毒早期感染(抗体还未产生),容易导致漏检。当然,优点是可以了解既往感染史。
RT-PCR检测病毒时所需的样本量少、更是可以在疾病早期检测到病毒感染,特异性高,可进行毒株分型,所以RT-PCR检测MHV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。对实验动物中MHV的快速筛查,提高检测效率和阳性检出率。缺点是仅代表采样时存在病毒核酸(可能是残留核酸);因为灵敏度高需要防污染措施。翼和生物的SPF大小鼠病原体检测试剂盒可检测包括小鼠肝炎病毒MHV在内的多种病毒,同时检测多种病毒,灵敏度高、特异性强,提高了检测效率,降低了检测成本,满足客户对MHV病毒检测的需求。
综上所述,不同的检测方法针对的检测对象不同,检测的病毒感染进展存在差异,要根据自身检测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案和检测时间段,比较好的是定期进行MHV检测,核酸和抗体检测方案相结合,提早发现MHV的感染,预防MHV的爆发。



产品分类

